您好,欢迎来到河北省绿色建材装备协会网站! 热线电话: 0311-87227665
 首页 > 知识百科 > 绿色成智能建筑市场短板

绿色成智能建筑市场短板

浏览:有472人浏览     日期:2016-04-11

分享到:

在影视剧中,人们常常会看到各式各样的智能建筑,尤其是在一些描绘未来科技的宣传片中出现的全自动化智能建筑场景确实十分博人眼球。比如早晨起床,中央控制系统会自动调节房间光线、播报当日天气和房间温湿度,一按手机就可以自动收衣服等。但这就是智能建筑的全部吗?

找准“智能感”

尽管智能建筑概念被炒得火热,但对于什么是智能建筑,大多数人并无明确概念,而是通常会把智能化家居和能给生活提供便利作为对智能建筑的定义。不过,在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技术开发中心主任苏运升看来,科幻片中的智能建筑只体现了其功能的一部分而已。

“智能不是自动化,而是智和能,‘智’代表环 境智慧,‘能’意味着能源转型。”苏运升说,智能建筑是指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是随着人类对建筑内外信息交 换、安全性、舒适性、便利性和节能性的要求而产生的。智能建筑及节能行业强调用户体验,具有内生发展动力。建筑的智能化能够提高客户工作效率、提升建筑适 用性、降低使用成本,已成为发展趋势。

“智能建筑”概念来自于“智能大厦”。早期智能大厦主要是指“楼宇自动化系统”。随着计算机网络系统及与之相关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现代通信系统在现代建筑中的重要性不断显现,就自然形成了智能建筑新概念。

近年来,智能家居概念非常热,出现了诸如智能 插座、智能灯等很多产品。而在苏运升看来,这些产品只是智能建筑的一部分。智能建筑包裹着智能家居,智能家居主要讲内表皮——这是室内部分。智能建筑的 “智”更重要的是涉及到建筑外表皮与自然互动的部分,风、水、太阳光怎样通过建筑物的外表皮吸收能源、收集雨水,表皮技术将成为未来建筑的重要发展方向。

有专家指出,目前国内智能建筑的“智能”更多 的是偏向如何节能环保,而不是一味地堆砌高科技。此前,中国节能协会等单位联合发布的《中国智慧建筑调研白皮书》(下称“白皮书”)显示出我国智慧建筑未 来会向更绿色节能的方向发展。产业政策、行业标准和用户体验将成为建筑智能升级的主要驱动力。

随着时代的前进与发展,“智能建筑”的范围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充实。由于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大量应用,具有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功能的住宅小区、办公楼、购物中心等业态纷纷出现,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并为环保节能作出了一定贡献。

与此同时,投资智能建筑也并不是只对使用者有 益。对开发商而言,智能建筑带来的好处更多。白皮书显示,到2040年全球能源需求将增长40%,与普通建筑相比,智慧建筑能减少50%的能源使用。建筑 智能化设计和建造,将为楼宇在整个生命周期中节省高达9%的成本,同时资产价值将因此增长7.5%。共享的网络硬件设施可节省8%至12%的安装成本。此 外,升级能源系统将获得20%至30%的投资回报,并使建筑资产获得相当于投资额三倍的增值。

市场前景广阔

另一份《“十三五”数据中国建设下智能建筑行 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则指出,我国智能建筑市场规模将由2012年的4.27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10.4亿美元,为先进的建筑技术和服务 提供了广阔空间。未来所呈现的将是亚洲新建建筑市场快速发展的景象,同时也带动了智能建筑的迅猛发展。

传统的楼宇中照明、空调的能耗占整栋楼宇约四 成比例,如何合理实现绿色节能,需要智能建筑帮助实现。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引入智能建筑概念,目前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2014年市场规模已达 4000亿元。特别是随着《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等一系列标准相继出台,国内智能建筑市场逐步从无序走向有序。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国家战略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的 深入铺开,更助推了这一产业进程。有预测显示,中国智能建筑产业未来将以20%的年增长速度一路向前。智能建筑已成为21世纪房地产投资开发的主导方向。 有关研究机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智能建筑工程量相当于欧洲智能建筑工程量的总和,约占世界总量50%。中国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商也已超过5000多家。 2014年,中国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市场规模达到4000亿元,未来智能建筑行业将迎来爆发性增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指出,智能建筑不只是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展示,还要根据用户的需求主动进行分析和作出调整。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扶持,未来智能建筑将带来革命性变化,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绿色节能发展仍不足

目前,全国各大城市新建办公楼宇和商业楼宇等很大程度上都体现了智能建筑的取向,也意味着公共建筑的智能化已成为现代建筑的标准配置。然而,智能建筑在国内的发展状况并不令人满意,系统稳定性差、功能实现率低、智能化水平参差不齐,使之长期屡遭诟病。

白皮书认为,我国各类建筑的整体智慧水平较 高,安防与安全的优势尤为突出,绿色节能还处于薄弱环节。霍尼韦尔自动化控制系统集团大中华区市场信息总监严宝龙表示,目前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基于人们 对建筑安全的重视,安防、消防等领域的标准较完善,且标准具有强制性,使业主能按照标准严格执行。而在建筑节能领域,由于起步较晚,相关标准对建筑材料、 主动节能方式等没有严格规定,且标准多为提倡性的,业主执行得不是很到位。此外,在运营过程中,节能的投资回报率不清晰也是影响建筑节能的关键因素。尽管 智能系统能在楼宇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能降低40%至60%的人力成本,但很多运营方没有看到投入绿色节能系统之后的回报率。简单地说,节能没有量化数据,让 很多人望而却步。由此,当下要实现理想中的居住状态还需经过多年的迭代和进化。苏运升认为,要让智能建筑得到普及,普通大众首先应更新对于建筑和居住方式 的看法。随着大众逐渐接受并使用智能建筑产品,在技术推动下,智能建筑将慢慢从概念成为现实。在智能建筑得到普及的那一天,拥堵、污染等大城市病或将得到 有效解决。

来源:中国建设报     2016-03-29)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